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折柳典故

「折柳」這一典故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的象徵意義和情感表達,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中。這一習俗和文化象徵在隨後的歷史中得到了發展和豐富。

「折柳」一詞通常用於表達離別時的依依不捨之情,也有思念親人和故鄉的寓意。在古代,每當親朋好友分離時,送行者會折下柳枝贈給遠行者,以表達挽留和祝福之意。

此外,「柳」與「留」諧音,折柳也象徵著對離別之人的挽留和思念。例如,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中寫道:「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表達了對故鄉的深切思念。這種習俗在唐朝時期尤為盛行,其中灞橋成為了送別的代表性地點,許多文人墨客在此揮筆留下感人肺腑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