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翅」這一成語最初出現在《韓非子·喻老》中,講述了楚莊王即位三年內,無政令發布,無政務處理,右司馬以隱語形式詢問楚莊王關於一隻鳥的比喻。楚莊王解釋說,這隻鳥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不鳴叫,實際上是在蓄養羽翼、觀察民情,一旦行動,必將沖天而起、驚天動地。
後來,《史記·滑稽列傳》中也記載了類似的故事,齊威王時期,淳於髡以隱語形式詢問齊威王關於一隻三年不飛不鳴的大鳥,齊威王同樣以「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來回答。這兩個故事都傳達了相同的寓意,即有才能或雄心的人在沉默或未展露才華時並不顯眼,但一旦遇到合適的時機,就會展現出驚人的能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