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亡不待夕」的拼音是「wáng bù dài xī」,其含義和出處如下:
含義:
「亡」指的是滅亡或死亡。
「待」意味著等待。
「夕」則指傍晚。
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滅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會滅亡。
出處:
該成語出自明代章嬰所著的《諸葛孔明異傳》。在書中,它被用來形容如果處於安全的環境而不思考危險,當敵人來襲時不知道恐懼,這種情況就像是燕巢於幕、魚游於鼎,意味著滅亡將很快到來。
綜上所述,「亡不待夕」這個成語通過形象的比喻,強調了危機意識的重要性,警示人們要有預見危險和應對危機的能力,以免遭受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