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逆淘汰是指在人口再生產過程中,高素質人口所占總人口比例降低,低素質人口比例增大的現象。
這種現象不是說人口素質整體的、絕對的降低,而是指人口素質相對的、動態的「劣勝優汰」效應。在中國,這種說法與計劃生育政策有關。20世紀7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鑑於城鄉二元化社會結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也是二元的,在城市基本上實施的是嚴格的一孩政策,而占較大人口基數的農村則比較寬鬆,人口增長速度也快於城市。因此,有學者擔心中國農村人口素質較低,但出生率高;城市人口素質較高,但允許的生育率又低。這種狀況導致在每年的出生嬰兒中,城市孩子的比例偏低,農村孩子比例偏高。長此以往,人口整體素質會因農村孩子比例上升而下降,出現人口素質「逆淘汰」現象。
然而,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的文盲率已由上世紀90年代的15%下降到2000年的7%左右,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在逐年增長。這說明中國的人口素質一直處於上升趨勢,而沒有出現所謂的「下降」。因此,關於計劃生育政策是否導致了人口逆淘汰,學術界存在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