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解釋《春秋》的著作
《公羊傳》又名《春秋公羊傳》或《公羊春秋》,是儒家經典之一,專門解釋《春秋》的著作。
《公羊傳》的作者是戰國時期的齊國人公羊高,該作品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時間跨度與《春秋》一致,即從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公羊傳》最初只是口頭傳授,直到西漢景帝時期,由公羊高的玄孫公羊壽與胡母生一同將《春秋公羊傳》寫成文字記錄。《公羊傳》在歷史上曾有多次註釋和解釋,如東漢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詁》、唐朝徐彥的《公羊傳疏》和清朝陳立的《公羊義疏》等。
《公羊傳》以問答的形式解經,重點闡釋《春秋》中的“微言大義”,而不像《左氏傳》那樣詳細闡述史事。《公羊傳》是今文經學的重要經典,在漢武帝和漢宣帝時期非常盛行,但到了王莽時期,隨着古文經學的興起,《公羊傳》的研究逐漸減少。在清代,多位學者如莊存與、劉逢祿、龔自珍、魏源、康有爲等,力主復興今文學,利用《公羊傳》的“微言大義”來議論時政,對當時的學術界產生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