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苦後樂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比較著名的一個是范仲淹劃粥割齏。范仲淹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政治家,他出身貧寒,卻刻苦努力,奮發讀書,高中進士後,致力於做一個對社會有幫助的人。他分給別人吃粥,自己僅有一升之多,每天如此。他食量少,卻要與別人分享食物,這種先苦後樂的精神,最終成就了他的偉大人格。
此外,還有王羲之吃苦。王羲之從小就勤奮好學,他每天刻苦練習書法,練字前要洗手,等手幹了再練。可是時間久了,就十分辛苦,所以他每次練完字之後,妻子都會給他做點湯菜,而他也有一個專用的碗,用來給家裡盛湯盛菜,以至於後來妻子都不敢再給他做飯了,怕湯濺到他的字帖上,耽誤他學習。這些故事都體現了先苦後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