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的含義有多種,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域文化,它指代的食物和物品有所不同。以下是詳細介紹:
古代文獻中的“八珍”。指的是八種珍貴的食品,如淳熬、淳母、炮豚、炮羗、搗珍、漬、熬和肝膋,這一定義源於漢代鄭玄的解釋。另一種解釋是水陸八珍,包括海蔘、魚翅、魚脆骨、魚肚、燕窩、熊掌、鹿筋和蛤士蟆。
傳統中華料理中的“八珍”。分爲山八珍和水八珍,山八珍包括熊掌、鹿茸、犀鼻(或象拔、犴鼻)、駝峯、果子狸、豹胎、獅乳和猴腦;水八珍包括魚翅、鮑魚、魚脣、海蔘、裙邊(鱉的甲殼外圍裙狀軟肉)、乾貝、魚脆和蛤士蟆。
滿漢全席中的“四八珍”。包括駝峯、龍心、人猿肝、麒麟角、龍膽、天祿牙、犀尾、鹿筋等。
中藥方劑中的“八珍”。指的是八珍湯,主要成分包括人蔘、白茯苓、白朮、白芍藥、當歸、川芎、熟地黃和甘草,這一方劑具有氣血同補的功效。
此外,“八珍”還可能指某些堅果類食品,如杏仁、核桃、腰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