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磁法是一種利用物體在磁化後即使外磁場去除仍能保持一定磁性的原理進行檢測的技術。以下是剩磁法的詳細介紹:
剩磁法的原理。當電流通過金屬導體時,由於電流的磁效應,會在其周圍產生磁場,使鐵磁體磁化。一旦外磁場去除,鐵磁體仍能保持一定的磁性,即剩磁。在雷擊或短路情況下,金屬導體中會產生異常大的電流,從而產生強磁場,使鐵磁體受到強磁化作用,保持較大的剩磁。因此,通過測量剩磁的大小和有無,可以判斷是否發生過雷擊或短路現象。
剩磁法的套用。剩磁法最初套用於電氣火災原因的技術鑑定,並已通過國家標準進行規範化和標準化。在雷電災害調查與鑑定領域,剩磁法被廣泛用於通過檢測雷擊電流通過金屬導體時產生的剩磁,來判定是否出現過雷擊現象。
剩磁法的操作程式。在實驗室或現場勘查中,使用特斯拉計和剩磁測試儀等設備進行剩磁的測量。操作過程包括對懷疑因雷擊而損壞的導線及周圍鐵磁體進行剩磁檢測,根據檢測結果的有無和大小來判斷是否存在雷擊現象。
剩磁法的優點和局限性。剩磁法具有檢測效率高、靈敏度高、缺陷顯示的重複性和可靠性好等優點。但是,它也受到一些限制,如只能對特定材料和特定大小的缺陷進行檢測。
此外,剩磁法也廣泛套用於材料科學中,特別是在無損檢測領域。例如,剩磁法磁粉檢測是一種在工件上施加磁懸液並檢測由磁化引起的磁粉聚集的方法,用於發現鐵磁性材料中的裂紋和其他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