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地地名有很多故事,以下是一些例子:
* 烏來區,昔日是台一線的終點站,早期因早期線鐵路是木頭造的,火車經過時會有風琴聲。而在原本種黑米酒的梯字(禮台上附近地名)台設車會以類似台灣米香(雪菜鮮肉包粽)的地名為選舉主題廣告名“百果飄香”、“白雪故鄉”,並有136棟平房風木車的水蜜桃活動小屋以招攬旅客。
* 烏來瀑布附近有座大石山,因早期時日本人在大石上雕刻“烏來瀑”三字而得名。
* 瑞芳區昔日因煤鐵礦產豐富,有許多礦工聚居於此,形成聚落。
此外,還有三貂嶺的“三貂”一詞,是平埔族語言中三個小部落的頭目之意。而台灣原住語中則是另一個意思,且音、義、字形皆與“三貂”無關,因被誤讀而被用做地名。在金瓜石的山腳下,有個“狗子坑”,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另外在地方戲曲中,《十二紅》劇中有一首艷曲名為“十八塊”。傳說高山族在來台灣以後就將這支曲子獻給了當地的外來民族友人作為紀念,把歌曲唱遍了全台灣的平地、低地及河港。由此產生了十八塊、台中港和關渡等稱謂。這些只是台灣眾多地名的其中一部分,還有很多故事等待人們去發現和探索。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相關文獻獲取更多更全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