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體字是一種漢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個字組合而成。
合體字的構成通常遵循一定的結構原則,如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和包圍等。合體字在漢字中非常常見,其意義通常與原來的詞語或詞組完全相同,不會引起歧義。合體字可以分爲不同的類型,包括會意字和形聲字。會意字是通過組合兩個或多箇單字來表現意義,如“伐”字由“人”和“戈”組成,表示用戈攻擊人;形聲字則是一箇字通過結合表示意義的部首和表示讀音的部首來構成,如“河”字由表示水體的“水”部首和表示讀音的“可”部首組成。
此外,合體字還包括一些特殊的類型,如合成字,這些字是由常用詞語或詞組組成,並在講究字形美觀的前提下組合成獨特的漢字。合體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用於傳達命令或軍事調動的符文。在歷史上,合體字也被用於道教符籙,並被認爲具有特殊的意義或魔力。從宋代開始,合體字逐漸從道士畫符演變爲普通民衆表達避兇求吉願望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