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蟬」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jìn ruò hán chán」,源自南朝宋時期範曄所著的《後漢書·杜密傳》,具體解釋如下:
含義。「噤若寒蟬」原指像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響,後來比喻因害怕或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出處。該成語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後漢書·杜密傳》,講述的是東漢時期,杜密因直言不諱而得罪宦官,被免職回鄉後,他仍關心國家大事,經常批評那些只顧自身安危、不問政事的人,其中劉勝便是典型例子,劉勝退職回家後,對政事不聞不問,與杜密的直言不諱形成了鮮明對比。杜密因此感嘆,劉勝的行為就像寒冷的季節里的蟬一樣,只顧保全自己而不發聲,這是國家的大罪。
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因為害怕或擔心後果而在某些情況下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