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夷是古代對中原周邊各族的泛稱,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
東夷是對東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夏商周時期主要指生活在山東、淮河等地的部落、方國;
西戎是對西方少數民族的泛稱,戰國之前指氐羌系的各個部落,有鬼戎、犬戎等,秦漢之後則是指中國西部各民族;
北狄是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這個稱謂最早起源於周代,後來有部分北狄族群漢化,南下融入胡人之中,成為後面匈奴的先祖之一;
南蠻是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其成員繁雜,大可分為百越民族、百濮、巴蜀三大族系。
在古代華夏族的觀念中,四夷居住在中原周邊,其文化較低,沒有受到中原文化的侵染,因此常被視為未開化之地,對其有輕蔑之意,稱之為夷。但隨著歷史的演變,四夷逐漸與華夏民族融合,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