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梵住」是佛學中的一個概念,代表四種修行者應有的美德或心境。這些美德是「慈」「悲」「喜」「舍」,共同意味著用平等、無私和忘我的精神對待世間的眾生。以下是「四梵住」的詳細解釋:
慈(Maitri或Metta),即對他人有一顆關愛之心,希望別人過得好,相當於現代所說的「愛」,但特指那種「大愛」。
悲(Karuna),意味著同情他人的痛苦,願意幫助他人解除苦難。
喜(Mudita),是指看到別人快樂自己也感到快樂。
舍(Upeksha),是一種平和的心態,對世間的所有事物都有平等的接受態度。
這些美德的實踐能夠使修行者更加快樂,同時也能讓周圍的人感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