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苴,是 一個 漢 語 詞 語,拼音 為tǔ jū,主要有以下含 義:
渣滓,糟粕:比喻微 賤的 東西,如同泥土和 雜草一 樣 無用。 這 個含 義源自《 莊子集 釋》卷九下〈 雜篇· 讓王〉中的描述: 「道之真以治身,其 緒餘以 為 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在 這裡, 「土苴 」被用 來比喻治理天下的方法,意指最 為基 礎和普通的 東西。
比喻 賤 視: 將某物 視 為 無足 輕重,如同泥土和 雜草一 樣。例如,宋代 呂大 鈞在《天下 為家 賦》中提到: 「皆土苴其子 孫。 」 這裡的 「土苴其子 孫 」就是 將子 孫 視 為 無足 輕重的 東西。
在政治 體系中的地位:在《 莊子》的 語境中, 「土苴 」也指代了除 「 聖人 」、 「帝王 」之外的角色,如宰相以下的官吏。 這些角色在治理 國家中扮演的是 執行具 體事 務的角色,相 對於帝王的 決策和 聖人的指 導而言,他 們的作用被 視 為 較 為基 礎和普通。
綜上所述, 「土苴 」一 詞在《 莊子》中具有深刻的哲 學意 義,不 僅是 對事物 價值的 貶低,也反映了古代社 會 對不同角色和事 務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