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問》是明代王守仁(王陽明)闡釋《大學》思想的著作,後來由鄒守益編輯《大學古本》時附在其後。該書分爲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釋《大學》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並闡述了人的明德往往被私慾所蔽,成爲闇昧不明,以及如何成爲“大人”的過程。第二部分解釋定、靜、安、慮、得等概念,強調至善在吾心而不在外物,求之吾心就足夠。第三部分解釋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等功夫的次第關係,闡述了性無不善、心之本體本無不正、意念發動之後纔有不正等觀點。
此外,《大學問》也被視爲儒家聖人之學的入門教科書,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於1992年12月出版。
在哲學和宗教層面,人類的知識並不等同於真正的學問,而所謂的大學問,是指對生命根源的深刻理解和體悟,即無所不知的那個道體,也就是我們生命的根源。這種道體是變動不居、周流六虛的,不是言語和名相所能表達的,只能通過實踐和體驗來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