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舞是中國傣族民間舞中最負盛名的傳統表演性舞蹈,源自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芒市及西雙版納等傣族聚居區,以瑞麗市的孔雀舞(傣語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孔雀舞的起源和發展與傣族的歷史和文化密切相關,最初可能是受到印度佛教藝術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神鳥舞,模仿了印度神話中的神鳥迦樓羅的形象和動作,用來表達對佛教的信仰和敬奉。這種神鳥舞隨著傣族人民的遷徙和交流,流傳到了不同的地區,與當地的文化和風俗相融合,逐漸演變出了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在雲南西部瑞麗市等傣族聚居區,神鳥舞被傣族崇仰的孔雀文化所替代,演變成了現今最具代表性的孔雀舞。
孔雀舞不僅模仿了孔雀的外貌和動作,還融入了傣族人民對孔雀的情感和寓意,使之成為一種神聖而美麗的舞蹈。孔雀舞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主要與神話傳說、宗教信仰和生態環境這三個因素有關。一種廣泛認同的說法是,在一千多年前,傣族領袖召痲栗傑模仿孔雀的優美姿態而學舞,後經歷代民間藝人加工成型,流傳下來,形成了今天的孔雀舞。
此外,孔雀舞也與傣族的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小乘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後,對傣族的思想文化以及包括舞蹈在內的藝術領域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孔雀舞的創作靈感可能來源於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模仿,也可能與傣族的宗教節日慶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