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的主人公是張芝,他小時候學習非常刻苦,書不離手,總是在不斷地看,不斷地寫,後來成為東漢書法家,為草書之祖。
這個成語現在多用來讚美一個人在學業、職業上或某個研究上勤奮刻苦,專心致志。如郭沫若《少年時代·初出夔門》中寫道:“以上的那些獎賞,又很合我自幼孜孜不倦的夙好。”可見,“孜孜不倦”是一種追求、一種執著。當別人都去玩的時候,自己卻能在“燈火闌珊處”獨自有所領悟、獲得真知,這種執著就是“一種態度”。對個人來說,這的確很重要。其實學習就應該“用心”,就是不能三心二意、漫不經心,就是要學有所得。不能為應付別人去學習,那便不是“孜孜不倦”的態度了。只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獲得成就感。
總的來說,“孜孜不倦”強調的是持之以恆、刻苦勤奮的精神。在任何領域,只有這種精神才能幫助我們到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