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醪」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óu láo,這個詞語的含義是和軍民共患難,它源自《呂氏春秋·順民》中的故事,講述了越王允許百姓分享祭品,甚至將酒倒入江中,與民眾共飲,表示與軍民共甘苦。
後來,「投醪」被用來比喻領導或將領與士兵或民眾共同經歷困難和快樂。這個詞語也出現在其他古代文獻中,如《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和唐·李德裕的《劉公神道碑銘》等。
「投醪」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óu láo,這個詞語的含義是和軍民共患難,它源自《呂氏春秋·順民》中的故事,講述了越王允許百姓分享祭品,甚至將酒倒入江中,與民眾共飲,表示與軍民共甘苦。
後來,「投醪」被用來比喻領導或將領與士兵或民眾共同經歷困難和快樂。這個詞語也出現在其他古代文獻中,如《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和唐·李德裕的《劉公神道碑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