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制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rì zhì,其含義和來源如下:
含義:原指古人年老時預製送終之具的習慣。具體來說,六十歲時預製棺木,七十歲時預製一季可做成的送終衣物,八十歲時預製一月可做成的送終衣物。到了九十歲,棺木和衣物都已預製完畢,此時就日日修整以作送終之用。後來,「日制」也被用來指「死亡就在旦夕」。
出處: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晉書·劉寔傳》中,描述了劉寔在得知惠帝去世後,儘管自己年逾九十,生命垂危,仍然堅持自扶輿冒險至山陵,表達了對逝去皇帝的哀悼之情。在這裡,「日制」被用來形容劉寔生命垂危的狀況。
綜上所述,「日制」一詞不僅反映了古人對生命終結的準備態度,也用來形容生命即將結束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