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花(學名:Epiphyllum oxypetalum (DC.) Haw.),屬於仙人掌科曇花屬的附生肉質灌木植物,其特點如下:
形態特徵:
植株高度在2至6米之間,老莖爲圓柱形,木質化。
葉子深綠色,無毛,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邊緣波狀或具深圓齒。
花序單生,花瓣白色,漏斗狀,花絲和花葯顏色分別爲白色和淡黃色。
漿果紫紅色長球形,內含多數亮黑色的卵狀腎形種子。
生長環境:
原產於墨西哥、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蘇里南和哥斯達黎加,廣泛栽培於世界各地。
1645年引進中國栽培,在中國各省區均有栽培,喜溫暖溼潤的半陰環境,不耐霜凍,忌強光暴曬。
開花特性:
曇花以其獨特的開花習性而聞名,花朵通常在夜間開放,持續時間爲數小時。
開放時間大約在晚上8至9點開始,到凌晨4至5點凋謝,整個花期約4至6小時。
價值與用途:
具有觀賞、食用和藥用價值。
葉子和花朵可入藥,具有潤燥、治療肺結核、肺熱咳嗽等功效。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爲無危(LC)等級。
曇花因其短暫的美麗而被稱爲“月下美人”,其花朵的美麗和開放的短暫性使其成爲了一箇獨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