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生竹是一些具有生長特性的竹種,它們既表現出散生竹的特徵,也表現出叢生竹的特徵。混生竹的稈基芽眼在貧瘠的土壤條件下或經過嚴重的砍伐破壞後,會萌發抽筍,長出成叢竹稈,表現出叢生竹的基本特徵。混生竹兼有散生竹和叢生竹的生長特性,既有橫走地下的竹鞭,又有密集簇生的竹叢。
主要的混生竹種包括:
苦竹:出筍較早,在廣東3月上旬即有出土,4月初結束,持續1個月左右。
茶稈竹:出筍較早,在廣東3月上旬即有出土,4月初結束,持續1個月左右。
方竹:別名刺竹,此竹稀爲珍稀竹類。
菲白竹:別名觀音竹,葉細小,長約3cm,常20片生於枝的兩側,似羽狀。
菲黃竹:別名觀音竹,葉細小,長約3cm,常20片生於枝的兩側,似羽狀。
箬竹:別名觀音竹,葉細小,長約3cm,常20片生於枝的兩側,似羽狀。
闊葉箬竹:別名觀音竹,葉細小,長約3cm,常20片生於枝的兩側,似羽狀。
鵝毛竹:別名觀音竹,葉細小,長約3cm,常20片生於枝的兩側,似羽狀。
以上竹種都屬於禾本科竹亞科,具有混生型的生長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