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這一稱號的出現,標誌着中國帝制時期的開始。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稱號並不統一,如有稱“王”,如周文王、周武王;或單稱“皇”和“帝”,如三皇、五帝等。秦王嬴政在統一中國後,認爲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決定創造一箇新的稱號來彰顯自己的崇高地位和偉大成就,於是將“皇”和“帝”兩個字合併,形成了“皇帝”這一稱號,並自稱爲“始皇帝”。從此,“皇帝”成爲了中國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一直沿用到封建王朝的滅亡。
在秦始皇之前,“皇”和“帝”兩個字分別有着不同的含義和用法。“皇”原本指的是“大”和“美”,是對上天的一種尊稱,而“帝”則原指天帝,是生物之主,代表生育之功。隨着時間的發展,“帝”字也被用來稱呼各種有權威和統治能力的人,如帝王、天子等。
秦始皇採用“皇帝”這一稱號,不僅是對自己功業的肯定,也是對過去帝王尊號的繼承和發展。這一稱號的創造和採用,標誌着中國歷史上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即帝制時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