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是由豬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種高度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爲消化道和呼吸道。豬瘟病毒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豬或通過污染物間接傳播,導致豬隻發病、高熱稽留和細小血管壁變性等症狀。豬瘟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對養豬業構成嚴重威脅,被列爲一類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其列爲A類動物疫病。
豬瘟的發生與以下因素有關:
環境因素:如秋季天氣變冷,溫差增大,豬舍關閉,導致豬羣容易感冒發燒,降低抵抗力。
母豬攜帶病毒:母豬可能攜帶豬瘟病毒,通過奶水傳染給仔豬,導致仔豬發病。
豬羣抵抗力差:飼養管理不當,如不重視給豬羣做豬瘟疫苗,導致豬體內沒有充足的抗體,容易感染病毒。
飼養環境差:豬舍衛生和消毒工作不到位,導致病毒易於傳播。
圈捨本身攜帶病毒:如果圈舍此前有過患病豬,但消毒不徹底,後續養殖的豬羣容易再次感染病毒。
爲了減少豬瘟的影響,應加強養殖環境的科學衛生管理,保證豬隻營養充足,提高免疫力,並按時清掃、消毒。同時,應定期給母豬和豬羣注射疫苗,以及對進入養殖場的人員或車輛進行消毒,以有效避免病毒被帶進養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