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學名:Triadica sebifera (Linnaeus) Small)是大戟科烏桕屬的木本植物,具有以下特點:
樹皮為暗灰色,有豎向裂紋,枝條展開廣泛,有皮孔。
葉片互生,形狀多樣,可能是菱形、菱狀卵形或菱狀倒卵形。
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花絲分離,子房卵球形且平滑。
果實為梨狀球形,成熟時呈黑色。花期在4到8月。
原產於中國大陸,分布於黃河以南的各省區,也在日本、越南、印度、歐美、非洲等地有分布。
喜高溫、濕潤、向陽之地,生長適宜溫度為20到30攝氏度,主根發達,抗風力強,生長快速,耐熱、耐寒、耐旱、耐瘠。
栽培繁殖方法包括播種、扦插或高壓法。
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殺蟲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吸血蟲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等病症。
種子可榨油,用於製作肥皂、油漆和潤滑油等。
木材硬度適中,紋理美觀,可用於家具、建築和工藝品製作。
全株有小毒,根皮、樹皮、葉子可以入藥,用於治療跌打損傷、肝硬化、腹水、毒蛇咬傷等疾病。
綜上,烏桕是一種具有多重用途的植物,不僅在園藝景觀中有廣泛套用,也在醫藥和工業領域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