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番"是漢語詞語,讀音為shēng fān,主要有以下含義:
歷史背景:
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集團將四周未開化、半開化地區稱為「化外之地」,當地的居民也被稱為「番」。對於農業社會形成後的當地台灣居民,有兩種稱呼:住在山中的叫「生番」或「野番」;住在平地的叫「熟番」或「土番」。
清朝統治者繼承和保持歷史上這一立場,當時清廷有規定:擅入番界者斬。這表明「生番」與統治者的關係並不密切。
社會地位與衝突:
他們沒有最基本的社會地位,統治者甚至不把他們當人。這導致他們與統治者的衝突,包括土地所有權問題和社會地位的剝奪。
文化與身份:
在清代的台灣文獻中,台灣的原住民根據居住範圍、教化程度及是否入籍輸餉被分為「生番」、「化番」與「熟番」。這反映了「生番」與「熟番」之間的族群劃分與賦稅、軍事乃至科舉等權利義務息息相關。
其他含義:
「生番」也被用作對未開化民族的輕蔑稱呼,喻指兇殘野蠻的人。
綜上所述,「生番」一詞不僅反映了歷史上的社會地位和文化差異,也體現了對文明發展程度較低的人的貶義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