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之交典故源自春秋時期,講述了琴師俞伯牙與樵夫鍾子期之間的深厚友情。伯牙擅長彈琴,鍾子期擅長聆聽。伯牙彈琴時,心中所想,鍾子期都能準確理解。伯牙彈奏高山,鍾子期贊其為「峨峨兮若泰山」;彈奏流水,鍾子期則贊其為「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每次彈奏,鍾子期都能領會其意境,因此伯牙視鍾子期為知音。
後來,伯牙在漢陽江口遇到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平息後,伯牙彈琴時遇到鍾子期。伯牙彈奏了一首讚美高山的曲調,鍾子期聽後形容其「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伯牙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鍾子期形容其為「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因此感慨找到了知音。
不幸的是,鍾子期早逝。伯牙在鍾子期的墳前彈奏了最後一支曲子,並斷弦不再彈琴,表達了對知音難覓的感慨。這個典故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心靈相通的珍貴,以及失去知己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