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青年是一個社會學領域的術語,它原為和學生相對的概念,用來指校園外的工作青年。這個名詞是1949年後出現的,主要指的是走出學校後沒有謀生的職業、政府又尚未安排工作的城鎮青年。在1968年,隨著知青下鄉的號召,被送到農村的知青人數超過2300萬,農村的青年天生就有職業,命中註定紮根農村,政府無需為其安排工作,耕作就是革命工作。因此,1968年以前,農村是沒有「社會青年」的。然而,1968年,從城裡來了知識青年,農村這才有了「社會青年」。當時,「社會青年」帶有一定的褒義色彩。然而,到了1979年知青大回城,因為大量回城人員失業,替代「知識青年」的稱謂變成了待業青年,後來待業青年又有了普世意義的稱呼:失業青年、社會青年。雖然在一些官方用語中,社會青年仍是一個中性的社會稱謂,但在公眾意識中,社會青年具有普遍的貶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