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fú yǐ)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體信息如下:
學名:車前草
高度:20—60厘米
特徵:全體光滑或稍有短毛。根莖短而肥厚,著生多數鬚根。根出葉外展,長4—12厘米,寬4—9厘米,全緣或有波狀淺齒,基部狹窄成葉柄,葉柄和葉片幾等長,基部膨大。花莖較葉片短或超出,有淺槽;穗狀花序排列不緊密,長20—30厘米,花綠白色。苞片寬三角形,比萼片短,二者都有綠色的龍骨狀突起;花冠裂片披針形。蒴果橢圓形,近中部開裂,基部有不脫落的花萼,果內有種子6—8粒,細小,黑色,腹面平坦。
花果期:4—8月
文化意義:
在古代文學中,《詩經·周南》中有提及芣苢,用以表達對患惡疾者的同情。
另有文獻記載,芣苢多子,古人歌之以示慶賀生子之意。
綜上所述,芣苢不僅是一種具有特定形態特徵的植物,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和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