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鍋莊舞,也被稱為「果卓」「歌莊」「卓」等,是藏族三大民間舞蹈之一,其本質是一種圓圈歌舞。
鍋莊舞的起源與藏族的歷史和文化緊密相關,早期與西藏的奴隸社會和盟誓活動有關,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集體舞蹈形式,通常在節日、慶典或社交場合中表演。舞者們通常手拉手圍成一圈,隨著音樂節奏起舞,動作包括旋轉、跳躍和擺動等,舞蹈動作簡單,舞者邊跳邊唱,表達著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鍋莊舞不僅是一種舞蹈形式,還與藏族的音樂、服飾、民俗等文化元素密切相關。其音樂通常採用民間音樂風格,旋律優美、節奏明快,舞者的服飾也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此外,鍋莊舞還與藏族的民間故事、傳說等文化元素相互交織,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
鍋莊舞主要在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壩、甘孜,雲南迪慶及青海、甘肅的藏族聚居區流行。2006年5月20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