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是對中國古代死後的人,根據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的或褒或貶的評價文字。
諡號起源於西周,主要套用於皇帝、皇後、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較高的人物。評定依據是個人生前的所作所為,這種做法在漢字文化圈廣泛流行。諡號的使用旨在高度概括歷史人物的生平,便於後世理解其是非功過。
諡號通常由一個或幾個字組成,包括美諡、平諡和惡諡三類。美諡如「文」「武」等,表示對個人品德或才能的讚揚;平諡如「懷」「悼」等,帶有同情意味;惡諡如「厲」「靈」等,則表達否定的評價。皇帝的諡號通常由嗣位皇帝或後來的皇帝參與決定,而普通官員和文人學士的諡號則多由朝廷或其親友門生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