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品上加蓋印章的行爲
鈐印(qián yìn)是中國古代官方文件、書畫、書籍上使用的印章符號,即在物品上加蓋印章的行爲。
這個術語不僅指蓋章的動作,還涉及到印章的內容和位置,鈐印的意義在於證明物品的所有權、使用權或認可。在書畫作品中,鈐印通常是完成作品前的最後一箇步驟,被稱爲作品的“眼睛”,合適的印章使用能夠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不恰當的使用則可能破壞整體美感。鈐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由蘇東坡開創,至今已有千年曆史。
印章分爲朱文印(陽文)和白文印(陰文),朱文印的字是凸出的,印在紙上呈紅色;白文印的字是凹陷的,印在紙上呈白色。印章的內容可以是姓名、齋號或閒章等。在書畫作品中,姓名印通常蓋在落款人名之後,有時還會加蓋齋號印。爲了作品的整體協調,有時還會在作品右上方加蓋引首印,也稱爲起首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