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墩,又名「繡墩」、「坐墩」,是一種傳統坐具,其設計保留了鼓的形狀,因此得名。這種家具通常呈木腔鼓造型,具有平頂、微凸的弧腹和中空的結構,在邊緣常有弦紋和鼓釘的裝飾,通常會覆蓋一方絲繡織物。鼓墩在歷史上常由女子使用,特別是在宋代和明代,它們在形態、構造、比例和文化內涵方面都展現出了獨特的美學價值。
在宋代,鼓墩已經是一種普遍的坐具,而到了明清時期,家具製造業的空前繁榮使得鼓墩的製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明代的鼓墩特別精美,重視木材的自然紋理和色澤,結構科學,榫卯精絕。清代繼承並發展了明式的成就,使清代家具形成了其獨有的風格。
除了傳統的木質鼓墩,還有藤篾鼓墩等變體。藤篾鼓墩主要使用常綠藤本植物「藤篾」和石心竹編織而成,整個編織過程包括取藤條、破竹蔑編織、烘烤等工序,最終形成具有獨特質感的坐具。
鼓墩不僅是一種實用的坐具,也常用於裝飾點綴,成為時尚的工藝品,傳遞著古代的文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