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原理,即光致發光(Photoluminescence)原理,涉及到將材料暴露在光激發下,通常使用雷射光源或其他強光源,使材料吸收能量。當材料吸收能量後,電子被激發到高能級態,然後在返回基態時會發射光子,產生可見光或發光信號。這個發光信號包含了關於材料性質和結構的重要信息。
在半導體材料中,光致發光是一種發光現象,它在光照激發下通過輻射複合產生髮光。這個過程可以靈敏地反映出半導體中雜質和缺陷的能態變化,被認為是研究半導體能帶結構最為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半導體中的輻射複合機制包括自由載流子複合、自由激子複合、束縛激子複合等,這些機制會導致不同的發光峰,從而形成光致發光譜。光致發光譜可以根據發光峰來源的不同分為近帶邊區、施主-受主對區、雜質及缺陷複合區和深能級區,這些區域包含了材料結構與組分的豐富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PL原理也可以指一種特定的生物標記技術,即通過酶催化的共價修飾將鄰近的蛋白標記上生物素,然後通過親和素磁珠富集生物素標記蛋白進行質譜鑑定,分析目的蛋白的互作或鄰近的蛋白信息。這種技術套用了具有鄰近標記功能的酶(如biotin ligase、過氧化氫酶等)與生物素連線酶的結合。然而,這種技術與光致發光在原理和套用上有明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