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位育」這一概念源自儒家經典《中庸》,由著名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民族學、人類學家和教育學家潘光旦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旨在實現天地萬物各安其位、繁育滋長的和諧狀態。
潘光旦將「位育」概念化為「安其所」和「遂其生」,即個體和社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恰當定位和發展。在個體層面,「位育」強調每個人的自我實現和全面發展,包括生理、心理、道德、智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健康成長。在社會層面,「位育」強調社會各部分的和諧協調,以及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在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上,「位育」倡導和諧共處和可持續發展。
此外,「中和位育」還強調通過教育、文化、政策等手段,促進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平衡共生。其在當今世界中,不僅有助於解決個體層面的身份認同和自我實現問題,也為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