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禔福 的含義和背景如下:
含義:
禔福:即福安之意。
中外禔福:語出《漢書·司馬相如傳》:「遐邇一體,中外禔福,不亦康乎?」
背景:
歷史時期:晚清時期。
地點:總理衙門。
意義:
反映了晚清政權的心態,即在外交事務中尋求和平與安全,而不是展示皇恩或威嚴。
作為總理衙門的專用詞,體現了其在接待國際事務中的角色和地位。
相關事件:
1861年,大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立,其匾額上的「中外禔福」四字,象徵著對外交往中的平安與福祉。這一時期,晚清政權在外交上採取了一種較為保守和謹慎的態度。
綜上所述,「中外禔福」不僅是對外交往中的一個吉祥語,也深刻反映了晚清政權在外交政策上的心態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