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流派,代表了心理學領域的“第三勢力”。
這種心理學流派強調尊重人的尊嚴、價值和創造力,強調人的自我實現和成長,認爲人擁有自我完善和自我治癒的本能。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亞伯拉罕·馬斯洛和卡爾·羅傑斯。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學觀和學習觀建立在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上,認爲人是自然實體而非社會實體,強調人的本性來自自然。該心理學流派認爲,每個人都有發展自己潛力的能力和動力,行爲和學習是知覺的產物。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真正的學習經驗能夠使學習者發現他自己的獨特品質,發現自己作爲一箇人的特徵,即“成爲”,成爲一箇完善的人。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對象包括整體分析、個案研究和現象學。它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觀點,強調人性的持續成長和自主性,能夠進行自我選擇。人本主義心理學還強調以人爲本,尊重和重視個人的基本需要和自我。
此外,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需要理論中,馬斯洛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將人類需求從低到高排列在一箇系統中,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的需求。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傳統心理學的一些批判具有一定的啓發作用,但也有其侷限性,如對人性的某些描述可能過於簡化,且某些主張難以得到科學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