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是一種源自中國古代的舞蹈形式,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舞蹈的「活化石」之一。它起源於古代的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儺舞在周代被納入國家禮制,稱為「國儺」或「大儺」。它在民間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形成了多種形態的儺舞和儺戲。
儺舞的動作通常幹練、悠閒、灑脫,保留了古儺的原始風貌。在表演中,人們常戴上面具裝扮成儺神,跳起兇猛狂熱的舞蹈以驅逐邪祟。此外,儺舞的伴奏樂器一般包括鼓、鑼等打擊樂。
儺舞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廣泛流行,尤其在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份遺存較多。各地對儺舞有不同的地方性稱謂,如「跳儺」、「鬼舞」、「玩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