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也被稱爲展望理論或視野理論,是由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於1979年提出的理論。
該理論將心理學研究應用於經濟學中,特別是在處理不確定情況下的決策問題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前景理論挑戰了傳統經濟學中理性人假設,通過實證研究,從人的心理特質和行爲特徵出發,揭示了影響決策的非理性心理因素。該理論的核心是人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進行決策時,其決策過程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隨機事件的發生以及人對事件結果和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第二階段是對事件結果的評估和決策。
前景理論提出了以下觀點:
人們不僅看重財富的絕對量,更加看重的是財富的變化量。
當人們面臨條件相當的獲得前景時更加傾向於實現風險規避,而面臨條件相當的損失前景時更加傾向於風險趨向。
人們對損失和獲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對損失要比對獲得更加敏感。即財富減少產生的痛苦與等量財富增加給人帶來的快樂並不相等,前者要大於後者。
前期的決策的實際結果會影響後期的風險態度和決策。前期盈利可以使人的風險偏好增強,還可以降低後期的損失;而前期的損失會加劇以後虧損的痛苦,風險厭惡程度也相應提高。
前景理論已經廣泛應用於行爲金融學、定價模型以及多屬性決策等領域。它幫助理解人們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的實際決策過程,強調了心理因素在決策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