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聲,又稱擬聲、聲喻,是利用象聲詞摹擬人或物的聲音。它是以模擬客觀世界事物的聲音作爲造詞的依據。有兩種情況:一是單純模擬事物的聲音,主要起描繪聲音的作用,這類詞的語音形式與事物現實的聲音相似,主要是擬聲詞,例如:嗚嗚(風聲)、嘀嗒(雨聲)、汪汪(狗叫聲)、潺潺(水流聲)、丁當(物體撞擊聲)等。嘆詞實際上也是摹聲,如“哎喲、啊、唉”等。
摹聲是人類造詞的重要理據之一。通過摹寫,用以加強讀者想象中的聽覺作用,創造理想的意境,獲得一定的真實感和藝術享受。例如,在文學作品中,作者會運用形形色色的摹聲詞以繪聲傳情。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語言起源的學說之一“摹聲說”認爲語言起源於對外界聲音的模仿,但這並不能證明語言起源於摹聲。因爲客觀世界的事物非常之多,有許許多多的事物根本無法摹聲。而且,如果語言起源於摹聲,各種語言的摹聲詞應該是相同的,但是即使是象聲詞這種以模擬聲音而構成的詞,各語言也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