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也稱爲家譜或宗譜,是一種特殊的圖書體裁,主要以表譜形式記載一箇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蹟。
族譜不僅記錄了家族成員間的血緣關係,還包括家族遷徙歷史、重要家族成員的事蹟和家族重要史料。族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由帝王諸侯編制以證明自己的正統地位,後來逐漸被平民階層採用,以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和對後代的期望。族譜在中國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被視爲與國史、地誌並列的三大文獻之一,對於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族譜的內容通常包括譜序、譜例、譜表、譜系、家訓、家規、祠堂、祖墳地、義莊、仕譜、人物傳記和藝文等。族譜的編制和發展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從夏朝開始,經歷了多箇朝代的演變和完善,成爲了一種記錄家族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