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巴文是一種由居住在西藏東部及雲南省北部的納西族使用的文字。它是一種圖畫象形文字,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形態十分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東巴文主要用於書寫《東巴經》,這是一種宗教典籍兼百科全書。由於這種文字主要由被稱爲東巴的智者掌握,因此得名東巴文。東巴文約有一千字,字序從左至右,自上而下,服從圖畫需要,用大量字組表達文意。雖然東巴文中包含少數形聲字和同音假借字,但基本上屬於象形表意文字。東巴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或11世紀,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象,後來隨着紙的發明,這些符號圖象才被寫在紙上。
東巴文不僅是書寫工具,還與東巴教和納西族文學有着密切的聯繫。東巴文學是記載於東巴經中的文學作品,屬於獨立的宗教文學範疇。東巴文的創作和應用對納西文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現在,東巴文不僅是納西族的文化遺產,也成爲了麗江地區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儘管這種文字對普通納西人來說也較爲罕見,只有專門的祭司才能讀懂,但它仍然被用於裝飾飾品和小禮品,展現出其獨特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