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孝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套道德規範,主要強調孝順父母和長輩,以及尊敬祖先和長輩的行為準則。它包括二十四個具體的孝行故事,這些故事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展示了古人如何行孝。這些故事分別是: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百里負米、齧指痛心、蘆衣順母、親嘗湯藥、拾葚異器、埋兒奉母、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湧泉躍鯉、懷橘遺親、扇枕溫衾、行傭供母、聞雷泣墓、哭竹生筍、臥冰求鯉、扼虎救父、恣蚊飽血、嚐糞憂心、乳姑不怠、滌親溺器、棄官尋母。
這些故事並非要求人們機械地模仿,而是希望通過古人的盡孝方式,傳達出孝敬父母的重要性和方式。每個故事都蘊含著深厚的道德意義,如尊敬、忠誠、勇敢和犧牲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現代,24孝的概念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比如「現代二十四孝」行動標準,包括關手機、陪爸媽好好吃頓飯、帶爸媽去旅行等,這是對傳統孝道的現代詮釋,強調的是與父母溝通和陪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