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佧佤」曾是佤族的一種舊稱,主要在傣族、拉祜族和漢族中使用,以指代佤族人。這個名稱可以分為「大佧佤」和「小佧佤」,其中「大佧佤」指的是西盟佤族,而「小佧佤」則指滄源、雙江、耿馬、瀾滄、孟連等地的佤族。
值得注意的是,「佧」字在傣語中意味著「奴隸」,因此,「佧佤」這個稱呼帶有一定的侮辱性質。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體現民族平等和團結,根據大多數人民的意願,自1962年起,原來的「佧佤」稱呼被正式改為「佤族」。
「佧佤」曾是佤族的一種舊稱,主要在傣族、拉祜族和漢族中使用,以指代佤族人。這個名稱可以分為「大佧佤」和「小佧佤」,其中「大佧佤」指的是西盟佤族,而「小佧佤」則指滄源、雙江、耿馬、瀾滄、孟連等地的佤族。
值得注意的是,「佧」字在傣語中意味著「奴隸」,因此,「佧佤」這個稱呼帶有一定的侮辱性質。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體現民族平等和團結,根據大多數人民的意願,自1962年起,原來的「佧佤」稱呼被正式改為「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