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梓,字敏軒,號粒民,晚年又號文木老人,是清代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生於1701年,卒於1754年,享年五十四歲。吳敬梓的祖籍是浙江溫州,但出生在安徽滁州。他的父親吳霖起給他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約有2萬兩銀子,這在清朝時期對於一名七品知縣的年俸只有45兩銀子來說,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目。
吳敬梓出身於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有《文木山房詩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然而,他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最終以窮困潦倒的晚年生活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吳敬梓的代表作品是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這部小說大約用了他近20年的時間,直到49歲時才完成。他以寫實主義的手法描寫了清代社會的世間萬象,是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他的作品受到了後世的高度評價,胡適曾將《儒林外史》與《水滸傳》、《西遊記》以及《紅樓夢》並列,視為「吾國頂流小說」,魯迅則認為《儒林外史》是「偉大」的文學作品。
在吳敬梓的家鄉安徽全椒,人們建立了「吳敬梓紀念館」,南京秦淮河畔桃葉渡也建立了「吳敬梓故居」。這些紀念設施旨在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和他的作品,以及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