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因五果是佛教教義中關於因果關係的理論。六因指的是:
能作因。在有為法生起時,不障礙他生起,或能助他生起者。
俱有因。互為因,互為果,即因果同時。
同類因。因果相似,如過去與現在的一切有漏法。
相應因。當認識發生時,心及心所必同時相應而起,相互依存。
遍行因。遍一切的雜染法,能生起煩惱的原因。
異熟因。指善惡的因,產生了非善非惡的無記果,能招致三世苦樂果報的善惡業因。
六因能產生的結果,分為五果,即:
增上果。依能作因的增上力所得的結果。
士用果。又稱士夫果,指人使用工具造作各類事情,所得的結果。
等流果。自同類和遍行二因所生的果,果似因,名「等」,果從因生,名「流」。
異熟果。又稱報果,由異熟因所招感的果報,此果與因,既不同時,又非相隨,性質也不一樣。
離系果。離開一切煩惱的系縛,稱為「離系」,通過修習佛教,斷絕一切煩惱,超脫生死輪迴,稱離系果,也就是涅盤。
兩者合稱六因五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