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

勵志人生知識庫

匈牙利式命名法

匈牙利命名法是一種在編程中廣泛使用的命名規範,它旨在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維護性。這種命名法的主要原則是:變數名=屬性+類型+對象描述。這意味著變數名應該清晰地表明變數的類型、所屬對象以及可能的屬性或用途。

匈牙利命名法通過在變數名前加上特定的小寫字母前綴來標識變數的作用域、類型等信息。例如,m_表示成員變數,p表示指針,l表示長整型,sz表示以null結尾的字元串等。這些前綴有助於程式設計師快速理解變數的用途和類型,即使在沒有文檔的情況下也能提高代碼的可理解性。

此外,匈牙利命名法還強調了名字的連貫性和易於記憶的原則。它要求每一對象的名稱都要求有明確含義,可以是對象名字的全稱或名字的一部分。

這種命名法最初是由查爾斯·西蒙尼在1972年至1981年間發明,最初在BCPL語言中被廣泛套用。它後來被廣泛採用,包括在Microsoft和其他許多軟體項目中。

匈牙利命名法的套用不僅限於變數,還包括程式、功能塊、函式等的命名。在這些情況下,也使用相應的前綴來指示對象的類型或用途,如「PRG_」表示程式,「FB_」表示功能塊,「FC_」表示函式等。

總之,匈牙利命名法是一種有效的編程命名規範,它通過清晰、一致的方式組織代碼中的標識符,從而提高了代碼的可讀性和維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