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包"在《易經》中是一個特定的概念,涉及到四個不同的卦:蒙、泰、否、姤。每個卦中的"包"字都有其特定的含義和套用場景。
蒙卦:
蒙卦的"包"指的是"包蒙",意味著封奸。這裡的"包"是指包容,而"蒙"則是指蒙昧。因此,"包蒙"可以理解為包容蒙昧,但這種包容是有條件的,即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泰卦:
泰卦中的"包"是"包荒",意指包容天地。泰卦象徵著地的廣大,地的廣大是揆衡,象徵著小的離去和大的到來。
否卦:
否卦的"包"是"包承",意指包容大地。否卦象徵著天的高大,天的高大是綱紀,象徵著大的離去和小的到來。
姤卦:
姤卦中的"包"有三個含義,分別是"包無魚"、"以杞包瓜"、"包有魚"。這些分別象徵著陰不能包容腐,包容的起始是為了自己,陰中含陽,以及包容禍害。在姤卦中,"包"字的使用展示了陰陽之間的複雜關係。
綜上所述,"卦包"在《易經》中是一個深刻的概念,它不僅涉及到對不同卦象的解釋,還涉及到陰陽、大小、明暗等哲學範疇的探討。通過理解這些不同的"包",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易經》中的哲學思想和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