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贊這一職位最初源自於《周易·繫辭傳》中的“參贊天地之化育”,意指人與天地自然間的參與和調節作用。在外交領域,參贊是使館的組成人員之一,通常作爲外交代表的主要助理人。當外交代表不在時,參贊通常會以臨時代辦的名義暫時代理使館事務。參贊還可以分爲不同的專業領域,如公使銜參贊、政務參贊、商務參贊、經濟參贊、文化參贊、教育參贊等。
此外,歷史上參贊大臣也是清代的職官名稱之一,主要設置於外蒙古烏里雅蘇臺、新疆伊犁、塔爾巴哈臺、烏什等地區,輔佐將軍辦理軍務或政事,其等級略次於將軍。參贊大臣的職責包括綜理政事、參贊軍務,有時甚至在戰爭時期負責統帥軍隊。這一職位通常由皇帝特旨簡派,且多由滿族官吏擔任。
綜上所述,參贊一詞不僅在外交領域有着特定的含義,也在清代歷史中有着特定的官職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