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劉邦為了解決異姓諸王的問題,同時在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後,認為秦亡的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因此,他在異姓王的舊土上重新分封了九個劉氏宗室子弟為王,史稱「同姓九王」。這九王分別是:
荊王劉賈
楚王劉交
齊王劉肥
吳王劉濞
淮南王劉長
趙王劉如意
梁王劉恢
淮陽王劉友
代王劉恆
這一政策的出現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打壓異姓王侯:漢初異性王侯的實力相當大,他們的領土總和比皇帝直轄的土地還要大,出於防範,劉邦需要分封皇室來制約異性王侯。
吸取秦國的教訓:漢高祖認為,秦國之所以會亡,主要是在地方上缺乏同姓王侯來屏衛。
加強統治力度:由於有春秋戰國500年的分裂史,所以各地舊貴族的離心傾向還是很大,因此需要建藩,來加強統治。
防止內亂:一旦朝局變動,各地藩王可以護衛皇室。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藩王反而成為了內亂的禍根,這也是劉邦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