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列前茅」的典故源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在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是兩個爭霸的國家,而鄭國則位於兩者之間,處境艱難。有一次,楚國入侵鄭國,鄭國雖然堅決抵抗,但最終還是失敗了。晉國隨後派出大將荀林父統帥軍隊前往援助鄭國,但在軍隊還未渡過黃河時,就得知鄭國已經向楚國投降,且楚軍已經開始撤退。
荀林父召集部將商議對策,主張既然戰事已結束且楚軍已撤退,晉軍也應撤回國。這時,上軍統帥士會詳細分析了晉楚兩軍的形勢,認為退兵是正確的選擇。士會提到:「前茅慮無,中權後勁」,意指楚軍的前鋒戒備森嚴,中軍領導力強,後軍實力充足,因此不宜輕敵。
然而,荀林父的副將先毅不同意,他擅自帶領自己的軍隊渡過黃河追擊楚軍,結果遭到慘敗。在士會分析形勢時所提到的「前茅」,指的是楚軍先頭部隊以茅草作為旌旗走在最前面,用於發現敵情並發出警報。因此,「前茅」後來被廣泛用來形容名次排在前面,成績優異。
綜上所述,「名列前茅」這個成語最初是指楚軍行軍時,前哨如遇敵情則舉茅草發出警報,後來泛指競賽或評比中居於領先地位。